鳳翼下的淨土 – 朝日山平等院 (四)
『觀無量壽佛經』云:『若欲至心生西方者,先當觀於一丈六像在池水上』。
據此經文而造的平等院以阿字池為中心,東面茂美的林石花草象徵過去美好的淨琉璃法界,池畔荒蕪的砂石則代表空乏無味的現世,而在清澄池水上的浮空樓閣,正是西方極樂世界在娑婆人間的具體化現。
佛之國度,凡人難見;但平安一朝的頂尖匠師卻憑過人的技藝和想像力,打造出清聖無雙、華麗亦無雙的如來本殿『阿彌陀堂』。若是仔細端詳,當覺其中堂如鳳身、左右似鳳翼、末廊若鳳尾、瓦簷肖鳳羽,承載著頂上一對金色鳳鳥,在炎日下閃耀昊光。
我繞池三匝、徘徊多回,不禁佩服起江戶時代的日本人,以巧思賦予了這座寶殿最傳神的名號,『鳳凰堂』。
欣賞完鳳凰身形,我在池邊的票亭辦妥預約,準備一窺平等院的箇中奧秘。走經紅拱橋、穿過左翼廊,還未進入中堂便聽得前方驚呼連連。
燈火稀微的古老空間內,一丈六尺高的西方極樂之主阿彌陀佛端坐蓮臺,慈祥地望向窗外的芸芸眾生;如來的四周,數十位雲中供養菩薩及天人手持樂具法器,從遙遠的天界前來禮敬三寶;天井、橫梁與斑駁的木牆上,繁複妍麗的唐草紋與寶相華宛如冉冉祥雲,將這片九品淨土溫柔地包覆。